導讀:血液病是指原發于造血系統的疾病,或影響造血系統伴發血液異常改變,以貧血、出血、發熱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統包括血液、骨髓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和淋巴組織
血液病是指原發于造血系統的疾病,或影響造血系統伴發血液異常改變,以貧血、出血、發熱為特征的疾病。造血系統包括血液、骨髓單核一巨噬細胞系統和淋巴組織,凡涉及造血系統病理、生理,并以其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都屬于血液病范疇。血液病康復指導要注意:
跟蹤血液病康復指導
1、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情緒,堅持治療。日常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適當活動勿勞累。
2、患血液病要到正規醫院血液科診治,出現病情變化及時與醫院聯系。
3、感冒、發熱、嚴重出血等勿用西藥解熱鎮痛藥物如:安乃近、芬必得、阿司匹林、安痛定、消炎痛及含有這些藥物的復方制劑(如速效傷風膠囊等)。
4、 感冒、發熱可用下列中藥、中成藥。
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清開靈顆粒、感冒清熱沖劑、清熱解毒口服液、銀翹解毒丸、羚羊感冒片、天津感冒片、防風通圣散等。退熱可用柴胡注射液、羚羊角注射液等;如發熱38度以上,需到醫院就醫。
5、少量鼻出血、牙齦出血可采取局部壓迫與口服止血藥兩種方法,大量出血請及時就醫。
6、咳嗽可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鋒霉素、克林霉素等,禁用氯霉素和磺胺類藥物等。
7、 腹瀉、痢疾酌情選用阿莫西林、思密達、慶大霉素、氟哌酸、左氧氟沙星、易蒙停口服。
8、 貧血嚴重如心慌、乏力、頭暈明顯,出血不止、皮膚瘀斑增多,及時和醫院聯系,必要時輸血、輸血小板。
9、 禁食辛辣(生蔥、生姜、生蒜、辣椒)、發性食物(羊肉、狗肉、雞肉、海鮮等)、生冷油膩食物,切勿吸煙飲酒,不要喝濃茶、咖啡。
10、勿長期接觸油漆、膠類溶劑、殺蟲劑及農藥。在有害環境下工作,要注意自身防護。
11、服用中西藥物出現不良反應(如厭食、惡心、腹瀉、皮疹等),及時與醫生聯系。
12、服用中藥遵從醫囑,不要隨意服用偏方,以防用藥偏差,加重病情。更不能搞迷信活動,嚴防上當受騙。
13、接觸電腦及看電視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天不超過2小時,持續一小時后活動10分鐘。
14、遵醫囑按時返院檢查治療。
目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骨髓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及其他先天或遺傳性疾病的療效不斷提高;大劑量化療治療惡性血液病及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重癥再障等療效都得到了較大的改觀。
然而多數血液病患者本身的免疫力低下和中性粒細胞減少再加上放化療等因素的影響,常易招致感染。感染是血液系統疾病的常見的并發癥,臨床治療難度大。因此,加強對感染并發癥的防治是提高血液病療效的一個關鍵問題。
http://www.clipperl.com/xueyebingchangshi/3723.html以上內容就是關于[跟蹤血液病康復指導]的內容分享;栗建華主任告訴大家,中醫藥治療血液病有著廣闊的資源優勢。數十年來他探索了中醫治療血液病的途徑,經長期臨床研究,發現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為“邪毒”所致,如放射線、化學藥品,農藥、病毒、細菌等均為中醫“邪毒”范疇。在大量臨床研究基礎上,他提出“邪毒傷腎”的理論,創立了“解毒透邪、瀉實固本”,以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療方法,打破了以往治療該病單一立論的傳統觀點,對不同疾病采取辨證辨病相結合,針對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為中醫治療血液病提供了系統的理論依據和治療法則,臨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轉。